地獄修業旅行

《地獄修業旅行》無雷心得

一本讓你相信,自己的信念如魔法般無所不能的書。 看完我就去買了粉筆在地上畫五芒星施法了XD 魔法,簡而言之,就是欺騙他人你所杜撰的世界才是真的。 會那麼喜歡,除了地獄題材,讓我想起一部我超愛,但又有點害怕的布萊德彼特《七宗罪》電影,下意識覺得主題應該會很有趣之外,主角又是劍橋大學主修分析魔法的兩名頂尖學生,比照台灣就是系上的書卷獎+獎學金得主。情感投射在優秀的人身上,自然而然就喜歡上男女主角,尤其女主角愛麗絲又喜歡攀岩,一讀就欲罷不能。 接著是魔法,書裡頭寫的魔法,不全然如哈利波特般不切實際的,而是參雜了真實,像是邏輯學、語言學、以及各種悖論。 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相信在自然法則中,那些「看似自然,實際違背常理的信念」是正確的,說難聽一點是欺騙,先騙過自己,才能騙過全世界,然後魔法就成真了。 看完很推,想去買作者匡靈秀的另一本《巴別塔學院》了。 讀得過程中,覺得作者應該是語言學家,一看作者專欄果然,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 覺得厲害的作家就如傳教士般,讓你喜歡上他喜歡的東西,像是各國語言、希臘文、古埃及文… —— 以下摘錄自書中,是一些喜歡的觀念跟句子 —— Paradoxa 悖論 在魔法的世界中,悖論是關鍵元素 它源於希臘的兩個字根: para 對立的 doxa 信念 只要撒個謊,所有法則都能被推翻,即便所有證據都顯示事實恰恰相反,你要在腦中得出一個結論, 憑藉堅強的意志力相信其他的一切都是錯的,你必須看見顛倒的世界。 要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需要自欺欺人,一心一意追求目標的強大信念。 這根本在鍛鍊心志, 想起了顯化: 我想了 -> 我信了 -> 我做了 -> 我有了 跟書中施法一樣,你要先想到一個邏輯悖論,然後你相信這個悖論,施法念咒,之後就成真了。要是真實世界也可以如此那該有多好。 言語暴力 愛麗絲相信,教授貶低你,對你爆氣或頤指氣使,是因為他在乎你。 身為魔法師都有這種自欺欺人的能耐。看不見真實,因為他們活在謊言中。 教授對學生根本是霸凌。從第三者的角度看這件事相當容易,但當你是主角本人的時候根本深陷泥沼,很難看清事實,不然大多數人也不會陷在一段失衡的關係中無法自拔。 人生是璀璨的煙火? 愛麗絲一開始對於人生的觀念是: 20 歲的時候榮耀一生,然後只活到 3, 40歲;也不要終期一生一事無成,最後變成 7, 80歲流著口水的老頭 所以他用自己的陽壽,去換取教授的生命,不過到最後,他改觀了,跟閻羅王要回自己的壽命。果然地獄讓他有所成長,知道珍惜生命很重要! 雖然人的壽命在廣袤的宇宙是曇花一現,但就因為是曇花一件更要珍惜,不能再更短了!!! 陰陽亭 連結生與死的交界。一位論地獄入門,所有靈魂在進入冥界之前,必須走過的橋樑; 生者與死者世界之間的過度空間,在這裡,雙方可以勉強瞥見彼此。 剛死的人會先到這裡,所以在命案現場有時候會鬧鬼,不外乎就是這些剛死之人的靈魂在惡作劇。 水仙平原 不屬於地獄的任何一殿,只是個等候區,剛去世的人還驚魂未定、不知所措, 靈魂就會在此逗留,他們有無止境的時間和空間來適應新環境,搞清楚狀況,再決定繼續前行。 有些人在進入下一個階段前需要時間,來回顧往事,那些生前留下的遺憾以及未能實現的願望, 他們不急著接受現實,有些人則是為了留下與家人團聚再一起投胎,有些則不信輪迴, 在平原上等候,因為他們堅信復活日即將到來,他們只需要在恍惚狀態中等待末日審判即可。 有些人則是出於對地獄的恐懼,無止境的無聊時光總比他們應得的懲罰要好。 有些靈魂會困在這裡。 三十年⋯還在這。 放下 不想投胎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失去自己的身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如果沒有有了記憶,背景,人際關係和定位,你又是誰呢?如果你來世的命運比前世更糟糕怎麼辦? 他們是一群魔法師,他們不想變成別的東西,覺得輪迴就是在碰運氣。 他們不想要放掉劍橋的學歷,他們不想賭輪迴後能不能再進來,他們怕輪迴後到貧窮線以下。 ...

October 10, 2025 · 1 min · 雅青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心得

最近深刻的體悟到 身體心靈會因為朝你想要的目標前進而快樂 當你做了一些與你目標相違背的事情,你就會不開心

August 4, 2025 · 1 min · 雅青
29 張當票: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

《29 張當票: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

每則小故事用一個點當商品,串起一個人的人生。他是怎麼來,又將往哪裡去。每則故事最後都會附上當舖老闆的啟發,點出作者真正想講的道理。

July 21, 2025 · 1 min · 雅青
與神對話

《與神對話》讀書心得與筆記摘要

說是與神對話,不如說是與自己對話。

July 2, 2025 · 2 min · 雅青
團隊自省指南 — 打造敏捷團隊

團隊自省指南 — 打造敏捷團隊 -- 心得分享與筆記

— 感謝科科贊助團隊 心得 Sprint Retrospective 本書翻為自省,大家一起檢討過去,對自己的反思, 突然想到某天我們部門開 Retrospective 的時候變成 __ __ 批鬥大會。 不要檢討別人或別的部門,你能改變的就只有你自己本身 團隊自省是一種活動,整個團隊會定期停下手邊工作,一起尋找團隊可以做得更好的方法,逐漸改變團隊行為。 覺得本書用的一些方法,不僅僅只有用在團隊。 團體的最小單位是人,兩個人就可以算是一個團體,所以有時候跟朋友,另一半或家人也可以嘗試用書本的內容,應用在對話中。 本書很強調團隊的溝通與協作,而溝通協作又建立在彼此信任上。因此本書是教許多「手法」與「心態」,可以有效地建立團隊信任。 在讀本書的時候,因為前公司待的團隊有跑 Scrum,請專業的 Scrum Master 引導,個人覺得效果還不錯,但不是一開始,而是滾了一陣子。不禁想起一些 Retrospective 被團隊提出的問題,到了現在的公司,一樣會遇到… 整理了一下團隊初期最常看到的問題,不外乎是「Daily 好久,一些太深入討論的問題會讓其他人登出。」、「Retrospective 提出的問題都沒有被解決,為什麼還要開?」 順帶一題,覺得前公司的 Scrum Master 真的專業又神,他不是我們 Team 的人,卻每次都可以收斂發散的問題,整理重點。不可多得的人才阿~~~~ 如果你的團隊也有這些問題,可以細細品味這本書教你如何實作,確實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問題只有提出,沒有解決,那 Retrospective 可能會流於形式,讓人不想參與,覺得浪費時間;如果問題能有效解決,團隊會更樂於在 Retrospective 提出更多讓團隊進步的觀點。 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累積 + 不斷實作的過程,無法一蹴可幾,想想複利效應的威力。 致也想讓團隊更進步的你,共勉之。 章節摘要與筆記 Ch01. 什麼是團隊自省 團隊自省需要整個團隊停下手邊工作,討論找到更好的做事方式並逐漸改變團隊行為。 一起討論是否有更好的團隊工作方式,並考慮那些改善對工作方式的行動。 團隊自省事前準備 自省場域:要有自省主題 回想事件: 發生了什麼 你做了什麼 感覺如何 交流想法 從自己出發!不要檢討別人! 最近使用的新遠端工具,用法不同,交流一下。 資訊共享不順暢,常常重工,可以怎麼辦? 決定行動 決定哪些想法是團隊要採取的行動並將其具體化。 確定何時何地做什麼。 改善團隊自省 使團隊自省流程變更好,例如:如何更有效利用時間,討論在「團隊自省」中交換意見、下次想討論的話題、下次想使用的手法等等 展開行動 確實執行那些決定的具體行動,最晚在下次團隊自省時要確認行動所帶來的變化和結果,如果沒有效果,請找出原因並調整他。 不斷重複 1-7 團隊變化的速度也會加快,透過持續實踐團隊自省、團隊將會往成為一個「敏捷團隊」更邁進一步。 敏捷團隊 Agile 指的是敏捷軟體開發,基於敏捷價值觀所制定的框架與做法 ...

June 16, 2025 · 4 min · 雅青
風之谷

《風之谷—電影心得:因未知而恐懼》

可怕的是,無知的我。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庫夏娜挾持娜烏西卡,但被阿斯貝魯攻擊後墜落腐海。在腐海的湖上,庫夏娜拿槍指著娜烏西卡… 娜烏西卡沈默了一下,問她:「你在怕什麼?」 當他問出這句的話時候,就覺得娜烏西卡真的很能對他人感同身受。 也因為這句話,深刻體會到,人在未知的情況很容易產生恐懼。因為不了解、因為陌生,而帶來的恐懼,庫夏娜自然地拿出他覺得最有保護力,及最有殺傷力的武器—手槍,指著比他弱小的娜烏西卡,取回控制感。 當你恐懼時,就會想要取回控制感 讓我想起之前在舊金山,牧衡對我說:「大家都覺得街友很可怕,但他們其實不可怕,他們很可憐。」 然後開始跟我解釋他們淪落為街友的原因,以及他們不受控在街上大吼大叫的奇怪行為。 了解之後,確實沒有那麼可怕了。 只要了解,就不再那麼可怕 在看工程師的書時,剛好也看到一段關於未知的敘述。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種說法是「知道惡魔的真名,就能支配惡魔、使役惡魔。」 很久之前疫病流行時,人們總是害怕地把疫病當作是「惡魔作祟」。但引發疫病的病原菌被發現之後,疫病治療方式就有了重大的革新。 只要知道惡魔的真名 — 也就是真面目,就能夠正確地應對。 — 《這樣寫 Code 好不好?》 試著去了解那些,令你害怕的人事物吧! 其他覺得有趣的地方 是誰污染了環境 另外環保議題也很有趣,腐海會長出有毒的植物,釋放有毒的孢子,是因為土壤被污染。 沒有被污染的土壤與地下水,種植同樣的植物,是沒有毒的。 紅色是憤怒的顏色 不曉得藍色跟紅色眼睛是不是譬喻,被憤怒遮蔽了眼的王蟲,是紅色的;冷靜下來的是藍色的。

March 29, 2025 · 1 min · 雅青
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

本書將引領你活得幸福。告訴你什麼是自由、幸福的定義是什麼以及如何獲得他們。

February 24, 2025 · 2 min · 雅青
Luca

Luca 電影心得 — 是愛還是限制?什麼才是孩子想要的自由?

會想看是因為之前在橘子的 VieFor 產品核心模組之一,被 Tina 命名為 Luca! VieFor 是以團隊為單位的競賽社群 App。 Tina 說,Luca 也是三個好朋友,為了贏得 Vespa 而努力的團隊合作故事,故 VieFor 的團隊模組以此命名。 (我們產品模組都是以皮克斯動畫來命名,像是錢包模組叫 Coco ,通知中心叫 Dory 等…很有趣吧🤭) 來聊聊劇情,故事中可以看到 Luca 被好奇心牽引,一直想要到 Surface 看看,但缺乏勇氣。 直到他遇見 Alberto,帶領他進入另一個世界 — 人類世界。 The curious fish get caught. Luca 的母親,是限制他好奇心發展的原因之一,一開始就可以看到她不斷地限制 Luca,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人類世界很危險,不可以去。」 然後再補一句:「You know I love U」 很典型也很實際,覺得世界很危險,唯有在自己的羽翼下才安全。 故事內還也可以看到朋友之間的嫉妒、驚嚇之餘不知如何反應、面對抉擇如何選邊站的矛盾、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等等⋯ 這些情緒都滿有趣的。 看完後最想分享的是,Luca 媽媽與奶奶的一段對話。 身為 Sea monster,一直以來都被人類討厭甚至獵殺,但故事的最後,Luca 與人類們成為朋友。 此時 Luca 的母親問她的媽媽。 Mother: What he did today is amazing. (Luca 勇敢承認自己是 sea monster 、努力贏得獎品、勇敢拯救朋友) But we can’t let him stay in this world. Can we? ...

February 22, 2025 · 1 min · 雅青
soul

《Soul 靈魂急轉彎電影心得》

原來是在講述,活在當下的故事

February 22, 2025 · 2 min · 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