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會讀這本書是因為啟維邀我參加「吸引力法則」讀書會,並推薦我分享這本書。 原以為是陳腔濫調的「心想事成」,殊不知是萬中選一的「神作」。

說是與神對話,不如說是與自己對話。

這不是瞎說,我看完後最深的感觸,就是與自己對話的時間變超級多。 其實與自己對話就是以第三人稱視角在思考,思考「你是誰」。 最近思考的時間變多了,許多事情與內心情緒也看得比較明,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說真的,挺驚訝看完後的改變對我來說這麼大,推薦給,跟我一樣懶惰不喜歡思考的朋朋。

原本覺得這本書翻譯得太拗口,神難讀,邏輯一讀再讀還是看不懂,看幾頁就想放棄了說。 來來來這邊先給你看幾行,我看了一百次也看不懂的內容:

你得藉由你不是的東西,來界定你自己是什麼。 知道你自己為創造者的話,除非要等到你創造了,你才能經驗自己為創造者。 除非你不創造你自己,否則你就無法創造自己。 換個說法是,為了要存在,你首先必須不在。

是不是跟我一樣「….??????」 神難懂的繞口令:))) 推薦你你你去看原著吧XDDDD 我讀了一百次,到現在也還不是很懂。

不過也因為難讀,所以讀得特別慢,細細咀嚼作者在字裡行間想傳達的意義,真的挺有意思的。

另外還想推薦的理由是:這本書很能安撫我所有的負面情緒。如果你對生活也常充滿一些不能理解的怨懟,可以翻翻這本書。

摘錄我喜歡的句子

感恩

在你說你想要一個東西時,只會在你的現實中形成那個缺乏 (wanting) 的經驗,因此正確的祈禱永遠不是懇求的禱告,而是感恩的禱告,所以絕對不要祈求,要感激。

你要先預先感謝神。

感謝就等於是承認,它事實上就在那了。

  • 感謝神給我健康的身體,讓我可以運動。
  • 感謝神給我溫暖體貼的男友,讓我每天都很幸福。
  • 感謝神給我機會站上舞台,分享我的所有。
  • 感謝神讓我參與,浪尖上的科技賺很多錢。

如果你以祈求或哀懇的態度祈禱,每個懇求背後的發起思維 (original) 是:「你目前並沒有你所希望有的東西,而那個發起思維變成了你的現實。」

唯一可以勝過這個思維的發起思維,就是靠著,不論你要求什麼東西,神都必會應允,無一例外的「信心思維

突然想起 CC 在對新人講話的時候,那種對台積未來充滿信心的樣子:「我的所有決策都必定成功,因為那是我的決策。」 難怪台積電會越來越好。

恐懼 vs. 愛

人類的行為在其最深的層面都只有兩種情緒:恐懼,之因所推動的先愛後怕失去,於是開始恐懼,恐懼挖起了愛,愛又發起了恐懼。找到愛之後,又怕失去,防備著失去。

一般人的情緒就像鐘擺,在愛與恐懼的兩端不斷擺盪。 恐懼是依戀,並且抓緊我們所有的一切;愛是送出我們所有的一切。 恐懼是佔有,愛是放手。

但如果你知道

神是無條件的愛

如果你明白,你就會被神的愛填滿,再用同樣多的愛,去愛你所愛。

秘密

生命並非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你不斷重新創造你自己,所以別汲汲於發現你是誰,而該汲汲於決定你想做誰。

經驗

知道一件事與經驗他是兩樣不同的事

如果你想經驗一件事,就必須先覺悟到其反面。

  • 除非你覺知道了矮小,否則你無法知道自己長得高大
  • 除非你已覺知到瘦,否則你就無法經驗到你自己胖
  • 除非你面對你不是的東西,否則你無法經驗,自己以為你是的東西

你得藉由你不是的東西,來界定你自己是什麼。

知道你自己為創造者的話,除非要等到你創造了,你才能經驗自己為創造者。 但除非你不創造你自己,否則你就無法創造自己。 換個說法是,為了要存在,你首先必須不在。

改變

只要你懷著,在外面有某個東西或某人對你做某事的想法,你便剝奪了自己對他做任何事的力量。唯有當你說是我做了這個時,你才能找到改變他的力量。

改變你自己正在做的,比要別人改變他們所做的要容易多。改變任何事的第一步,是了解並接受他現在的樣子。如果在個人層面上你無法接受這一點,那就經由你的理解(我們全是一體)去同意他。然後想法去造成改變,但並非有一件事是錯的,就是因為他不再對你是誰做出一個正確的聲明。 做任何事只有一個理由

就是對於宇宙做出你是誰的一個聲明。

選擇

喜歡書中一些,神玩諧音和雙關語的遊戲

你是神聖整體的一部分,是整個身體的一員(member)。這是為什麼,重新加入整體,回到神的這個行為,被稱為憶起(remembrance)。選擇重新憶起(remember),憶起你是誰,或與你不同的部分合起來(re-member)一同去體驗你的全部。

所以,你在世上的工作並非學習,而是重新憶起你是誰。並且重新憶起每個「別人」是誰。這是為什麼你要努力去提醒(remind) 別人,去重新注意(re-mind) 他們,讓他們也能重新憶起。

這是你唯一的目的 (sole purpose) 也是你靈魂的目的 (soul purpose)。

人生是自我創造(Self creative)。你用生命去創造你想做誰的樣子。所以不去做任何事也只有一個理由:

他不再是你想要做誰的聲明。

他沒反映你,他沒代表 (represent) 你,也就是說,他沒重現(re-present)你。 如果你希望被正確重現,你就必須努力去改變你人生中與你想投射到永恆的你的照片不相符合的任何事。 廣義來說,所有「壞」事都是你的選擇,但錯不在你選擇他們,而是錯在你稱他們為「壞」。因為在稱他們為「壞」時,既然是你創造了他們,也就是稱你自己「壞」。

以 still 定靜的方式開始,讓外在世界安靜下來,內在的世界就可以帶給你視力 sight。 而這種內在視力 (in-sight) 洞見,就是你要尋求的東西 走進內心世界吧!

If you do not go within, you go without.

創造

來世間的目的是要創造經驗,創造你,你不事先選擇你將經驗的人生。 但你可以選擇用以創造你經驗的人、事、物、地點——條件、情境、挑戰和障礙、機會和選擇。

並非一個天生固有的狀況,他是在個人價值觀系統裡的一個主觀判斷。藉由你的主觀判斷,你創造你自己,藉由你的個人價值觀,決定表現你是誰。

律法

  1. 你可以是、可以做,並可以擁有任何你能想像的東西。
  2. 你會吸引你所害怕的東西

情緒是吸引的力量。你非常害怕的東西,就偏會經驗到。

情緒是在動的能量。當你挑動能量,你便創造出效應。如果你移動了足夠的能量,變創造出物質。物質是能量具結在一起而成的。如果你以某種方式操作能量夠長的時間,你便得到物質。這是宇宙的煉金術。

思維

思維是存能量。你所擁有盛有會有的每個思維都有創造力,你思維的能量永遠不會死。

吸引力法則

相似的能量會吸引相似的能量,形成類似的能量團。當這些類似的團彼此穿梭、碰觸、慢慢地他們彼此就黏在一起。於是難以想像的大量相似,能量黏在一起,就形成了物質。

  1. 思維是有創造力的
  2. 恐懼吸引相似的能量
  3. 愛是所有的一切

靈魂的工作是讓我們選擇那偉大—選擇你能是的最好的你—而不去譴責你沒選擇的部分

你們是由神生出來的,你出生時是純粹的男神和女神—純粹的愛 接受你現在是誰以及你是什麼—並表現出來

所有的攻擊都是一種呼救。

人生起飛的方法

要使你的人生起飛,思考你想做什麼樣的人,你想做什麼和擁有什麼。常常去思考,直到你對這點非常清楚為止。 然後你非常清楚時,不要去思考任何別的東西,不要去想像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將所有負面思維丟到你的思想構築之外。丟掉所有的悲觀,釋放所有的懷疑,鋸斷所有的恐懼。訓練你的大腦緊抓住原始的創意。

對,別人用「我是」聲明。 我是,是宇宙裡最強大的創造性生命。

監控你的思想;去想一想,你在想的是什麼? 當你察覺自己在思考負面的事情時,重想一次。

天堂之地

有很多人為了去天堂,而離開了天堂。 悟道 enlightment 就是:了解無處可去,無事可做,並且,除了你現在是的那個人之外,你也不必做任何其他人。

你在一條無處可去的旅途上。

所以天堂其實就是烏有之地 nowhere 也就是此時此地 now here

期待

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消。 激情鼓勵我們去表現我們真正是誰。棄絕只不過否定對結果的執著。激情是愛做事。做事就是被體驗到的存在。什麼常常被創造為做事的一部分呢?期待。 沒有期待的過生活,沒有要求明確結果的需要,那才是自由。不執著於結果,喜悅是在創造。棄絕是否定要有一個特定結果的決定。 如果我們愛某人,但我們最好能得到一些愛的回報,這不是激情,這是期待,這是人不快樂的最大緣由。

每個靈魂在每一瞬間都必須選擇,其本身的命運。

一位真正的大師並非擁有最多學生,而是創造出最多大師的人。一位真正的老師並非最有知識,而是令最多人擁有知識。

用你的愛推你所愛的人進入世界,並且進入完全體驗他們是誰的經驗裡,這樣做,你才算是真正愛過人。

關係

關係的目的是,決定你喜歡看到你自己的哪個部分顯現出來,而非你可以捕獲,並且保留別人的哪個部分。 就關係而言,整個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去做,並且去決定你真正是誰。 大多數人進入關係時,著眼在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麼,並非他們能放進去什麼。 應該是你遇到了這個人,這段關係,讓你有機會顯現出你哪一部分的樣子。 關係的目的並不是一個令你完整的人;而是有一個你可以與他分享你的完整的人。 尊重自己的感受,只有你尊重自己的感受,你才能去了解和尊重別人的感受。 現在我是誰,我想要做誰?

傷心的意義

別人有時會傷害你,而令你傷傷心、損害和損失的可能性都被消除了之後,也就是能承認傷心損害和損失為你經驗的一部分,並且決定,與之相關之下的你是誰,是很不錯的事。要願意去肯定承認,並且宣告你對件事精確的感受。說出你心中的真實,仁慈的,卻完全而完整。照你的真實過活,溫和的,卻全然且前後一致。當你的經驗帶給你新的清明時,就會輕鬆而快速地改變你的真實。 當你在一個關係裡受傷時沒有一個正常的人,會告訴你離開他,因為他毫無意義。如果你現在在傷心,這沒有意義,因為為時已晚。你當前的任務應該是決定它的意義何在,並展示那意義。因為在如此做時,你就在選擇並且變成了你尋求要做的那個人。

創建關係的共同目的

進入一段關係,要確定你和你的伴有同樣的目的。如果你倆有一個意識的層面都同意,你們關係的目的是創造機會,而非義務——成長、完全的自我表達:將你們的人生提升到他們最高的潛力,治癒你所曾有的對自己的每個錯謬想法或卑劣的念頭,並且透過你們兩個靈魂的心靈交流而達到神的最後融合的機會。如果你們採用這個誓言,取代你們採用的誓言,你們的關係就會非常好的起音。

機會與挑戰

要明白,會有挑戰和艱難的時候。別試圖避免他們,懷著感恩的心歡迎他們,這是要非常努力嘗試不要視你的夥伴為敵人,或反對你的人。培養你看所有難題為機會的技巧好讓你有機會去做你真的是誰 在我們的關係裡,你沒有義務。只有機會。

所剩不多的餘生

現在,對你來說那是好的,是因為你說他是好的。不久前你說想做的只是留在這。現在你想做的是要離開,那是個很好的徵兆。 不久前你殺東西,現在你無法殺一個東西,而不不精確地知道你在做什麼,和為什麼。那是非常好的徵兆 你過著彷彿沒有目的的生活,現在你知道他是沒有目的的,除非你給予他目的,那是個非常好的徵兆。 不久前你祈求宇宙帶給你真理,現在你告訴宇宙你的真理。那是非常好的徵兆。 不久前你尋求名利,現在你只尋求單純而奇妙的做你自己 因為你知道,你的餘生已經很少了。

思言行的創造

改變對金錢的思想,不是臭錢!不是壞的! 創造方式包含了思、言和行為 首先有思想,形成想法,原始觀點。然後有語言,大多數思想最終成了字眼,被寫下或說出來。這給予思想額外的能量,將之向外推到世界,而能為其他人所注意。 最後言語被付諸行動,而有了你所謂的結果,一個全由思想開始的物質世界之顯現。

思考

訓練頭腦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讓你操縱你的頭腦去,想你想要的思想。 根本思想,那就是沒有足夠的東西。 我們幾乎對每樣東西都有這個根本思想。沒有足夠的錢、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足夠的愛、沒有足夠的食物、飲水、世上的同情心不論有什麼好東西總是不夠。這「不夠」的人類意識創造又再創造你所看到的世界。 現在你的腦袋充斥著舊思想,不只舊,而且大多是別人的舊思想。現在是時候去改變你對某件事的想法了這就是進化,反過來做,先行動,再思考。

我有!

我想要「I Wanting」會帶來缺乏 換成:

  • 我有
  • 我是
  • I have 我擁有

我有成功! 我有錢! 或一個你能接受的思想,我的成功現在正在到來,或所有的事都導向我的成功。 像是神,謝謝你在我的人生中帶來成功。

別只「想要」它,要「選擇」它。

當你很長一段時間都達成某種存在狀態時,無可避免地,你在世上所做的事會成功。

你不需要擔心維持生活,真正的大師們是去創造一個人生而非維持一個生活

Make a life, rather then a living

靈魂:自我實現

在靈魂的進化裡,會有一個時候,當主要的關切不再是肉身的存活,而是心靈的成長;不再是獲至世俗的成功,而是自我實現

不要輕視你身體正在做的事。他是重要的。但卻非你所想的方式。身體的行動本意是反應一種存在狀態,而非想達到一種存在狀態的企圖。 一個人並不為了要快樂做某件事,而是一個人是快樂的,所以做某件事。一個人並不為了有慈悲心而做某件事,而是一個人是有慈悲心的,所以以某種方式行事。就一個高度有意識的人而言,靈魂的決定先與身體的行動。只有一個無意識的人,才企圖經由身體在做的事,來產生靈魂的狀態。 你的人生並不是關於你的身體在做什麼,你的身體在做什麼,卻是你人生是關乎什麼的一個反應

沒有一個人做的事是他不想做的事

能量的流轉

思想是非常微妙,卻極端有利的能量形式。語言是較不微妙,但更濃密的能量形式。行動則是最濃密的。

一旦負面思想變成了物質形式時,就非常難逆轉其效應了。所以不要讓病痛產生!一旦產生就很難逆轉! 要逆轉也可以,但他要靠極端的信心。他需要對宇宙的正面力量之一個很強的信念。 治癒者,正是有這樣的信心。

靈魂孕育,心智創造,身體體驗。圓圈就此完成。然而靈魂在其自身經驗中認識他自己。如果他不喜歡他所經驗的,或希望有不同的經驗,他就孕育一個新的經驗,改變其心意。 很快地身體就會發現自己在一個新的經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