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修業旅行》無雷心得
一本讓你相信,自己的信念如魔法般無所不能的書。 看完我就去買了粉筆在地上畫五芒星施法了XD 魔法,簡而言之,就是欺騙他人你所杜撰的世界才是真的。 會那麼喜歡,除了地獄題材,讓我想起一部我超愛,但又有點害怕的布萊德彼特《七宗罪》電影,下意識覺得主題應該會很有趣之外,主角又是劍橋大學主修分析魔法的兩名頂尖學生,比照台灣就是系上的書卷獎+獎學金得主。情感投射在優秀的人身上,自然而然就喜歡上男女主角,尤其女主角愛麗絲又喜歡攀岩,一讀就欲罷不能。 接著是魔法,書裡頭寫的魔法,不全然如哈利波特般不切實際的,而是參雜了真實,像是邏輯學、語言學、以及各種悖論。 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相信在自然法則中,那些「看似自然,實際違背常理的信念」是正確的,說難聽一點是欺騙,先騙過自己,才能騙過全世界,然後魔法就成真了。 看完很推,想去買作者匡靈秀的另一本《巴別塔學院》了。 讀得過程中,覺得作者應該是語言學家,一看作者專欄果然,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 覺得厲害的作家就如傳教士般,讓你喜歡上他喜歡的東西,像是各國語言、希臘文、古埃及文… —— 以下摘錄自書中,是一些喜歡的觀念跟句子 —— Paradoxa 悖論 在魔法的世界中,悖論是關鍵元素 它源於希臘的兩個字根: para 對立的 doxa 信念 只要撒個謊,所有法則都能被推翻,即便所有證據都顯示事實恰恰相反,你要在腦中得出一個結論, 憑藉堅強的意志力相信其他的一切都是錯的,你必須看見顛倒的世界。 要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需要自欺欺人,一心一意追求目標的強大信念。 這根本在鍛鍊心志, 想起了顯化: 我想了 -> 我信了 -> 我做了 -> 我有了 跟書中施法一樣,你要先想到一個邏輯悖論,然後你相信這個悖論,施法念咒,之後就成真了。要是真實世界也可以如此那該有多好。 言語暴力 愛麗絲相信,教授貶低你,對你爆氣或頤指氣使,是因為他在乎你。 身為魔法師都有這種自欺欺人的能耐。看不見真實,因為他們活在謊言中。 教授對學生根本是霸凌。從第三者的角度看這件事相當容易,但當你是主角本人的時候根本深陷泥沼,很難看清事實,不然大多數人也不會陷在一段失衡的關係中無法自拔。 人生是璀璨的煙火? 愛麗絲一開始對於人生的觀念是: 20 歲的時候榮耀一生,然後只活到 3, 40歲;也不要終期一生一事無成,最後變成 7, 80歲流著口水的老頭 所以他用自己的陽壽,去換取教授的生命,不過到最後,他改觀了,跟閻羅王要回自己的壽命。果然地獄讓他有所成長,知道珍惜生命很重要! 雖然人的壽命在廣袤的宇宙是曇花一現,但就因為是曇花一件更要珍惜,不能再更短了!!! 陰陽亭 連結生與死的交界。一位論地獄入門,所有靈魂在進入冥界之前,必須走過的橋樑; 生者與死者世界之間的過度空間,在這裡,雙方可以勉強瞥見彼此。 剛死的人會先到這裡,所以在命案現場有時候會鬧鬼,不外乎就是這些剛死之人的靈魂在惡作劇。 水仙平原 不屬於地獄的任何一殿,只是個等候區,剛去世的人還驚魂未定、不知所措, 靈魂就會在此逗留,他們有無止境的時間和空間來適應新環境,搞清楚狀況,再決定繼續前行。 有些人在進入下一個階段前需要時間,來回顧往事,那些生前留下的遺憾以及未能實現的願望, 他們不急著接受現實,有些人則是為了留下與家人團聚再一起投胎,有些則不信輪迴, 在平原上等候,因為他們堅信復活日即將到來,他們只需要在恍惚狀態中等待末日審判即可。 有些人則是出於對地獄的恐懼,無止境的無聊時光總比他們應得的懲罰要好。 有些靈魂會困在這裡。 三十年⋯還在這。 放下 不想投胎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失去自己的身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如果沒有有了記憶,背景,人際關係和定位,你又是誰呢?如果你來世的命運比前世更糟糕怎麼辦? 他們是一群魔法師,他們不想變成別的東西,覺得輪迴就是在碰運氣。 他們不想要放掉劍橋的學歷,他們不想賭輪迴後能不能再進來,他們怕輪迴後到貧窮線以下。 ...



